Featured image of post 我的笔记系统

我的笔记系统

本文用于介绍我在 wolai 中实现的笔记系统

关于笔记软件

迄今为止,我使用过一些笔记软件,比如 AnyType,Notion,语雀,思源,Obsidian,Logseq,TiddlyWiki,Trilium,Joplin,飞书,wolai 等软件,最终我的选择是 wolai,原因是「中文」和「不用折腾插件/同步等问题」。

另外其他几个软件都或多或少有一些不是很符合我需求的问题:

  • TiddlyWiki:用法比较奇怪,会把所有的笔记记录到一个 HTML 文件中,我不太习惯。
  • 飞书:「画布」功能是所有软件里做的最好的,能够把「流程图」和「思维导图」合并在一起,但是飞书软件太大了,而且得安装插件才可以导出 Markdown 格式。
  • Obsidian:网上特别多人使用的笔记软件,有插件系统,可以说是一个笔记版本的 VSCode,但是太折腾了。
  • 语雀:之前使用的笔记软件,并且在该平台上创建了我第一版博客,后来语雀必须冲会员才能公开博客,所以我就放弃了。

wolai 是国内仿 Notion 很成功的一款软件,最近还被阿里巴巴收购了,合并到钉钉个人版中。由于免费版能使用的功能较少,所以我买了 6 年的会员。

在此推荐:https://www.wolai.com/signup?invitation=7VKA7NI

笔记结构

我大致将我的笔记分为以下几个部分:

  • 临时缓存:用于存储网页分享,微信助手,临时记录等内容
  • 时光记录:个人日记
  • 读书笔记:包含看过的书/论坛/网页等的总结和注释
  • 文档:技术性的一些文档,如 C#/自动化/视觉/OpenCV/OpenGL 等
  • 折腾记录:一些零碎的知识点
  • 标签:都是空白的页面,给其他页面引用,以实现 wolai 中没有的标签系统
  • 归档:草稿内容

博客更新笔记内容

由于我的笔记中内容太多,并且有很多内容不适合公开,因此该博客内,仅更新部分我觉得比较好的内容,可以点击 笔记 标签查找这部分内容。

使用 Hugo 构建
主题 StackJimmy 设计